当前位置: 主页 > 网页制作 > Flash > Flash AS 入门-“for”循环语句

Flash AS 入门-“for”循环语句

时间:2009-10-10来源:豆豆网 点击:

循环体大括号“{}”内的动作是复制实例名为“line_mc”的影片剪辑,并为新复制的影片剪辑命名为“line_mci”,层深度为“i”,设置其横坐标位置为场景上的父本“line_mc”影片剪辑的横坐标加上“3*i”像素,并旋转3.6*i度。

  当循环开始时,i的值为1,符合i<100的条件,于是复制出第一个新影片剪辑,名称为“line_mc1”,在父本“line_mc”的位置上右移3个像素,并旋转3.6度。至此第一次循环结束,i的值加1。继而进行下一轮循环。

  如此不断的循环,直至i的值为100时,便超出了设置的条件,于是循环结束,停止复制“line_mc”影片剪辑。

  此时,场景上新复制出的影片剪辑以横向相差3像素、旋转相差3.6度等距排列并同时播放,从而形成了有规律奇妙变幻的特效。

  再来分析“删除”按钮上的语句,与第1帧上的循环条件一样,差别只是循环体内执行的动作不同,当满足条件时循环删除上一步新复制出的所有影片剪辑。

  点击“向右”按钮时,播放头进入第2帧,再按照新的循环条件循环复制线条,并为新复制的线条赋予新的属性值。

  可以看到,第2帧的语句里,循环条件里面i的初始值为2,每循环一次i递增2,设置的层深度为i,即每个复制出的新影片剪辑所占用的都为偶数深度层。

  新影片剪辑的属性设置与第1帧上所不同的仅仅是减去了旋转属性的设置,我们看到的又是第2种特效。

  如果在第1帧不点击“删除”按钮而直接点击“向右”按钮,我们会看到第3种特效。这是由于上一次复制的影片剪辑没有删除,在第2帧上所有偶数深度层上的线条被新复制出的线条替换掉了,而奇数深度层上原来的线条则保留了下来,由此就组合出了另一种效果。   点击第2帧上的“返回”按钮,播放头回到第1帧,再一次按照第1帧的动作脚本循环复制“line_mc”,于是第一个特效又出现在场景上。


  在设置循环语句的条件时,必须注意条件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特别要避免程序陷入死循环。

  比如,如果将以上for循环的参数设置为for(i=1; i>0; i++),这个条件就会永久成立,导致程序陷入死循环。

  课后练习:

  利用实例8源文件,按以下要求完成练习:

  1. 在第1帧用for语句复制出60根线条,通过设置旋转属性形成一个变幻的圆环状特效,并居中显示。

  2. 点击“向右”按钮即在第2帧复制出100根线条,通过设置其y坐标属性、横向缩放属性和旋转属性形成第2个特效。居中显示。

  3. 点击第2个特效画面的“向左”按钮返回第1个特效,点击“向右”按钮显示第3个组合特效。

站长资讯网
.
分页: [1] [2]
TAG: for”循环语句
推荐内容最近更新人气排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址推荐 | 常用资讯 | 网站地图 | RSS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