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网站运营 > 网站策划 > 社交网站的潜在危险

社交网站的潜在危险

时间:2009-9-20来源:新浪科技 点击:

  导读:MarketWatch今日撰文称,太多人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旅行计划在社交网站上张贴出来。幸运的是,似乎专业犯罪界现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眼前出现了怎样的资讯富矿。这样的风险,其实是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招架不住的,投资者对此最好也有清醒的认识。以下为文章全文:

  假如我是一名专业的窃贼,那么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部电脑,上网去看看谁是那种将所有的日程都公布在社交网站的人,然后去偷他一回。

  目前,关于这种盗窃案件的报道还不多见,但是我仍然不能相信,让人们将自己每天的行动都告诉其他人会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可是,很多人似乎便是这么认为的,而且他们现在还有了一种叫做社交网站的途径将想法变成现实,Twitter和Facebook便是这途径。

  “我现在真的烦透了,我决定开上车,去做一次长途旅行。”类似这样的话在Twitter上并不少见。

  当然,这样的话无伤大雅,因为你或许并不知道说这话的人住在哪里。可是问题在于,这样的消息在网站上是谁都可以看到的。

  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去看看这人的其他社交网站或者博客,了解在那里可以找到怎样的讯息,通常你都会大有收获。

  我就见识过通过社交网站和博客确实可以找到某人的真实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家在什么地方,房间如何布局,有什么贵重物品,孩子长得什么样子,在什么学校上学,名叫什么,等等。然后,这人还贴出了家庭活动的日程安排。

  我真的看到过太多人将自己的旅行计划张贴出来,似乎所有人都很有兴趣知道他们某月某日在什么地方。

  幸运的是,似乎专业犯罪界现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眼前出现了怎样的资讯富矿。大多数时候,他们潜在的犯罪目标的所有资料和活动日程都是千真万确的。

  这种毫不在意的姿态似乎已经成为风尚。

  这种缺乏隐私意识的情况太常见了,比如那些令人讨厌的大声打电话者,其实也是在将自己的生活或者生意上的细节披露给所有人。我就曾在一次坐飞机的时候足足听了一通电话,结果了解到一次大型购并交易正在进行之中,打电话的人说出了相关的人员、金额、企业、交易时间、收购价格,等等等等。这让我大吃一惊,最终决定给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发去一封短信。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事,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我实在无法理解。在过去,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电话亭,人们是将自己关在里面打电话的,这样可以保证外面没有人听得到你在说什么。

  可是,这种重视隐私权的想法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其实,从博客最开始出现的时候,我就不喜欢那些觉得自己似乎有必要将所有生活中的片段都拿出来给人看的家伙。怎么可能所有人都对这感兴趣?这是荒唐的。然后又有了Twitter,你更是可以每分钟将自己的所作所为说出来,比如“我正在In-N-Out Burger吃着美味的炸薯条。”

  这消息会被标记上时间,所以每个人都可以知道你在9月4日上午10时30分在In-N-Out Burger。

  我一直在反对这样的事情,希望将这和其他一些周期性的现象联系起来——那些事情也是一样,通常都是幼稚的人们做着幼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事后看来都是非常愚蠢的。

  比如说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曾经非常流行的一件事情,搭车。

  在许多年当中,搭车都是非常常见的,直到人们最终认识到,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找抢劫、强奸,甚至谋杀的选择。于是,搭车的做法几乎是一夜之间便消失了。

  现在,社交网络已经渐成气候,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法庭上迟早会出现与此有关的糟糕事情。这和搭车还多少不同,在搭车之后发生的案件当中,人们不可能去告任何一个机构,而今天他们可以告社交网站公司。

  这样的风险,其实是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招架不住的。谷歌(GOOG)如此,雅虎(YHOO)也如此。目前,各种社交网络其实都在向潜在的犯罪敞开着大门。

  投资者对此最好也有清醒的认识。

站长资讯网
. TAG: 社交网站潜在危险
推荐内容最近更新人气排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址推荐 | 常用资讯 | 网站地图 | RSS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