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网络知识 > 硬件知识 > CPU发展历程

CPU发展历程

时间:2009-11-4来源:互联网 点击:
  AMD Duron
  赢得性能之王仅仅只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为了与Celeron 进行竞争,AMD于2000年推出了 Duron处理器。基本上来说Duron就是阉割版的Athlon Thunderbird。早期的Duron前端总线频率较低只有100MHz,并且减少了缓存容量。Duron只拥有64K L2缓存,后来慢慢提升到了256K和512K。核心频率在 600MHz-950MHz。
  第二代Duron基于的是Athlon XP架构,并增强了SSE指令的支持。最后一款Duron处理器基于的是Thoroughred核心,前端总线频率提升至了133MHz,核心频率也提升至了1.8GHz。
  Mac:在国内,似乎大家更愿意叫它“毒龙”,而不是AMD官方的中文名称“钻龙”。
2009-4-23 21:36

  推出日期: 2000
  核心频率: 600MHz 1.8GHz
  你知道吗?
  超频爱好者发现第一批“Applebred”版Duron可以破解成“Thoroughbred B”版Athlon XP处理器,并拥有 256KB缓存。
12站:P4创频率新高 Barton2500+广受欢迎

  Intel Pentium 4
  改变是件好事,但是有时候却会起到负面效果,甚至会引发更加糟糕的局面。比如Pentium 4和NetBurst微处理器架构。为了能够在频率上压倒AMD,Intel在Pentium 4处理器上使用了超长管线,虽然这可以为处理器带来更高的核心频率,但是其执行效率却给整体性能拖了后腿。
  当然Pentium 4也并不是那么糟糕,比如引入了SSE2 和SSE3指令以及HyperThreading技术,在多媒体以及内容创造应用领域拥有不错的表现。超频爱好者对2002年推出的Northwood核心充满了兴趣,如果配合合适的主板以及内存,可以在风冷的情况下将频率提升1GHz。
  Pentium 4最耀眼之处莫过于核心频率的提升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而且Intel确实借此逐渐击败了Athlon XP。对于后来在2004年推出的Prescott核心 Intel更是充满了期待,这也是首款基于90nm工艺的处理器。不过Prescott的热量实在过高,其带来的性能提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也使得AMD在同年推出Athlon64后,基本上大获全胜。
2009-4-23 21:38

  推出日期: 2000
  核心频率: 1.40GHz - 3.8GHz
  你知道吗?
  超频“Northwood”Pentium 4有一个禁区,那就是一旦处理器核心电压超过 1.7V ,处理器将会被迅速秒杀。此现像又被称为“Northwood猝死综合症”。
  --------------------------------------------------------------------------------
  AMD Athlon XP
  这仍然是属于Athlon系列处理器,XP处理器加入了SSE指令的支持。在该处理器上,AMD重新启用了PR值对处理器进行标识。根据官方介绍,这个PR值是将XP核心处理器的性能与Thunderbird核心处理器进行挂靠,比如Athlon XP 1800+是指在理论上该处理器的性能与1.8GHz (1,800MHz) Thunderbird 处理器相当。不过实际上,这个标识值更多的是与Intel处理器挂钩。另一款改进版产品Thoroughbred将生产工艺由180nm提升至了130nm,后来将总线频率由100提升至133MHz (XP)和166MHz (T-Bred)。
  不过最流行的Socket A Athlon处理器基于的是Barton核心。Barton最早出现于2003年,以其超值理念为发烧友及超频爱好者所欢迎。特别是Barton 2500+,因为这款处理器没有锁倍频,在简单提升倍频情况下,可以轻松得将大部分的Barton 2500+处理器变身为当时的旗舰级产品3200+。
  从产品技术角度来看,Barton核心的L2缓存容量提升至了 512KB。晶体管数量也由3700万提升至了5430万。
2009-4-23 21:38

  推出日期: 2001
  核心频率: 650MHz - 2.25GHz
  你知道吗?
  移动版 Athlon XP处理器同样也拥有极强的超频能力(据报最高可超至 3.1GHz)并且相当稳定,是一款打造理想多媒体PC的处理器。
13站:Sempron诞生 Athlon64再登性能王座

  AMD Sempron
  在淘汰Duron之后,AMD的Sempron处理器成为了Celeron新的竞争者。Sempron同样也是减少了L2缓存的容量,首款推出的是Sempron 3000+,早期的Sempron基本上都是基于Athlon XP 处理器。
  Sempron 3000+拥有512K L2缓存,核心频率为 2.0GHz,前端总线频率为166MHz。
2009-4-23 21:39

  推出日期: 2004
  核心频率: 1.4GHz 2.3GHz
  你知道吗?
  当 Athlon XP处理器使用PR值与Pentium 4挂钩时, Sempron是与Celeron挂钩的。
  --------------------------------------------------------------------------------
  AMD Athlon 64
  AMD当年高调推出了Athlon 64系列处理器,第一款面向主流消费者的64位处理器。而在当时,Intel还在忙于如何提升NetBurst架构P4处理器的频率。正是凭借该处理器有效的运算架构和内置的内存控制器,使得AMD再次坐上了性能之王的宝座。
  Athlon 64最初基于Socket 754的产品没有支持双通道内存,而基于Socket 940的支持双通道内存,但需要配备buffered 内存,面向服务器的主板才可以。不过当Socket 939 Athlon 64推出之后,为我们带来了双通道内存支持、 PCI-E支持,这终于让性能王者显得更为平民化。
  虽然Athlon 64是原生64位处理器,但是依然能够完整兼容支持32位运算。
2009-4-23 21:39

  推出日期: 2004
  核心频率: 1.0GHz to 3.2GHz
  你知道吗?
  Athlon 64总共有5种插槽,分别为754,939,940,AM2和Socket F ( 1207针)。
14站:双核产品一拥齐上 设计思路各不同

  Intel Pentium D
  NetBurst架构最后一款产品就是Pentium D,Pentium D是由两个单独的CPU核心组成。虽然在产品设计上不如AMD的原生双核心设计,性能也差距明显,但是Pentium D 依然提供了不错的多任务处理性能,出色的超频性能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2009-4-23 21:40

  推出日期: 2005年底
  核心频率: 2.66GHz to 3.73GHz
  你知道吗?
  Pentium D 965曾是Intel核心频率最高的 CPU,核心频率为 3.73GHz (可以超频至4.26GHz)。
  --------------------------------------------------------------------------------
  AMD Athlon 64 X2
  为了继续统治桌面市场,AMD推出了 Athlon 64 X2系列处理器。该处理器拥有2个CPU核心,内置有内存控制器。该处理器内部数据连接要优于Intel的双核心设计。X2系列处理器加入了对SSE3指令的支持,但是最重要的是该系列处理器仍然使用的是Socket 939插座。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主板都能够支持,但是大部分老939主板只需要通过BIOS升级就可以对X2处理器提供支持。
2009-4-23 21:40

  推出日期: 2006年初
  核心频率: 1.0GHz 3.2GHz
  你知道吗?
  Athlon 64 4000+ 是Athlon 64 系列处理器中最后一款单核心处理器。
15站:Intel酷睿重返荣耀 AMD推原生四核

  Intel Core 2
  在从Netburst的迷失中走出之后,Intel通过Core 2微架构再一次震动了业界。这一次Intel不再将注意力放在处理器的频率上,而是在处理器的执行效率上。虽然新架构处理器频率不高,但是其性能却足以让其重回处理器性能之王的宝座。
  首款 Core 2 Duo处理器拥有1.67亿个晶体管,基于的是65nm工艺,拥有4M L2缓存,前端总线频率为1,066MHz。虽然Core 2 Duo的低端型号核心频率只有 1.86GHz 和 2.13GHz (E6300 E6400), 但是性能却极具吸引力。之后 Core 2生产工艺又提升至45nm,代表产品是Penryn。四核心Penryn的晶体管数量达到了8.2亿,核心频率也达到了3.2G
2009-4-23 21:42
推出日期: 2006
  核心频率: 1.8GHz - 3.2GHz
  --------------------------------------------------------------------------------
  Intel Pentium 双核
  看到Pentium这个名字你也许会觉得有些奇怪,虽然这个名字会让人有些迷糊,但是Pentium双核处理器基于的是Core架构,而不是早期的Pentium,与Pentium D也没有什么关系。
  第一款Pentium双核处理器其实是面向笔记本电脑市场推出的,后来推出了桌面版产品。其目的是为了填补Celeron 和 Core 2处理器之间的市场空白。
2009-4-23 21:42

  推出日期: 2007
  核心频率: 1.4GHz - 2.8GHz
  --------------------------------------------------------------------------------
  AMD Phenom
  当性能之王的宝座被Core 2架构夺走之后,AMD希望通过Barcelona重新赢回来,这就是Phenom处理器。但是推出Phenom后,性能之王仍然属于Intel,Phenom无法实现高频率,自然超频性能也一般。
  其实从本身来看,Phenom微架构并不算差,比如该处理器可以支持多种SIMD指令,包括有MMX,Enhanced 3DNow!,SSE,SSE2,SSE3以及 SSE4a,处理器核心拥有4个,性能也不错。唯一遗憾的就是,其性能还无法对抗Intel的旗舰产品,不过倒是让Intel开始打起了价格战。
2009-4-23 21:42

  推出日期: 2007
  核心频率: 1.8GHz 2.6GHz
  你知道吗?
  AMD四核Phenom是首款原生四核处理器。
16站:Corei7再上一层楼 PhenomII全面强化

  Intel Core i7
  Core i7处理器的推出为AMD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为Core i7已经成为了Intel阵营新领军人物。在Core i7上,Intel使用了QuickPath互连技术,这项技术与AMD的 HyperTransport十分相似。通过QuickPath互连技术可以让CPU能够更快速得与系统其他部分进行互连。不过这也意味着超频爱好者们需要重新学习超频技术了。
  目前市面上只有三款Core i7处理器,分别为Core i7-920,Core i7-940和Core i7-965,三款处理器全部基于45nm生产工艺,拥有7.31亿晶体管,配备了8M L2缓存。
2009-4-23 21:43

  推出日期: 2008
  核心频率: 2.66GHz - 3.2GHz
  你知道吗?
  Core i7的核心面积为263 平方毫米,而Core 2是143 平方毫米。
  --------------------------------------------------------------------------------
  AMD Phenom II
  Phenom II处理器更换了新的生产工艺,配备了更大容量的三级缓存,支持DDR3内存,并大幅提高工作频率,性能自然也获得了很大提升。另外,其功耗也有明显下降,超频能力也显得相当不错,应该说比前一代产品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该处理器的推出让AMD大大拉近了与Intel的距离,但是其综合实力仍旧赶不上Core i7。
  虽然在性能上无法与对手的最高档产品竞争,但AMD在价格上大做文章,凭借性价比优势来夺取市场。
2009-4-23 21:43

  推出日期: 2008
  核心频率: 2.5GHz - 3.2Ghz
  你知道吗?
  三核700系列Phenom II处理器只是将四核心处理器的一个核心给关闭掉,因此才出现了“改造破解四核”的奇迹。
17站:阿童木抢占低端 VIANano回归

  Intel Atom
  你也许注意到今天并没有提到移动版x86处理器,但我们觉得Atom处理器是不能错过的。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PC销量都受到了影响,但是上网本市场却风景独好,而大部分上网本都是基于的Atom处理器。
  这款低功耗处理器晶体管数量只有4700万,拥有512K L2缓存,最高核心频率为2.0GHz。虽然也有双核心版产品,但是面向的是桌面产品而不是移动PC。
2009-4-23 21:45

  推出日期: 2008
  核心频率: 800MHz - 2GHz
  你知道吗?
  2008年基于Atom处理器的上网本出货量达到了1500万台。
  --------------------------------------------------------------------------------
  VIA Nano
  当Atom处理器在低端电脑市场呼风唤雨时,VIA也及时推出了Nano系列处理器。虽然在销量上可能还无法与其相比,但是在一些基准测试中Nano表现出了更出色的性能。
  Nano系列处理器频率在 1GHz - 1.8GHz不等,前端总线频率为533MHz 或 800MHz。Nano拥有1M L2缓存,支持 MMX, SSE, SSE2, SSE3和 SSSE3指令。
2009-4-23 21:45

  推出日期: 2008
  核心频率: 1GHz - 1.8GHz
  --------------------------------------------------------------------------------
  Mac结语:31年真不是个短时间,因为很多看到本文的朋友,可能年龄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实际上我在整理本文的时候,看到486之后陆续出现的经典产品,脑海中也不由得浮现出它们问世时,自己曾为之激动的心情(本人的第一台电脑是AMD K6)。
  本次处理器发展回顾就到这里,我谨在此代表硬派网,向那些设计制造处理器的伟大工程师们致以最高的敬意,此刻没有不同品牌间的门户之争,只有对技术的共同追求,是竞争催生了一代代的优秀产品,也促使处理器这辆先锋快车继续飞驰。
  感谢看完本文的朋友,如果你曾使用过或正在使用本文涉及的这些处理器,并有所感悟,不妨畅所欲言,表达一下对它们的感受,甚至你和它们之间曾发生的故事。

站长资讯网
.
分页: [1] [2] [3]
TAG: CPU 历程 发展

查看[CPU发展历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内容最近更新人气排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址推荐 | 常用资讯 | 网站地图 | RSS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