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带宽,可以将多个PPP链路捆绑使用,称为MultiLink PPP,简称MP。MP会将报文分片(小于最小分片包长时不分片)后,从MP链路下的多个PPP通道发送到PPP对端,对端将这些分片组装起来递给网络层。
实现方式
MP的配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虚拟模板接口(Virtual-Template,VT),VT是用于配置一个虚拟访问接口(Virtual Access,VA)的模板,将多个PPP链路捆绑成MP之后,需要创建一个VA与对端交换数据。此时,系统将选择一个VT,以便动态地创建一个VA;一种是利用MP-group接口。这两种配置方式的区别主要是:
l 虚拟模板接口方式可以与验证相结合,可以根据对端的用户名找到指定的虚拟模板接口,从而利用模板上的配置,创建相应的捆绑(Bundle,系统中用VT通道来表示),以对应一条MP链路。
l 由一个虚拟模板接口还可以派生出若干个捆绑,每个捆绑对应一条MP链路。那么这样一来,从网络层看来,这若干条MP链路会形成一个点对多点的网络拓扑。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模板接口比MP-group接口更加灵活。
l 为区分虚拟模板接口派生出的多个捆绑,需要指定捆绑方式,系统在虚拟模板接口视图下提供了命令ppp mp binding-mode来指定绑定方式,绑定方式有authentication、both、descriptor三种,缺省是both。authentication是根据验证用户名捆绑,descriptor是根据终端描述符捆绑(LCP协商时,会协商出这个选项值),both是要同时参考这两个值捆绑。
l MP-group接口与虚拟模板接口相比则单纯许多,它是MP的专用接口,不能支持其他应用,也不能利用对端的用户名来指定捆绑,同时也不能派生多个捆绑。但正因为它的简单,导致了它的快速高效、配置简单、容易理解。
协商过程
MP的协商包括LCP协商和NCP协商两个过程:
l LCP协商:两端首先进行LCP协商,除了协商一般的LCP参数外,还要验证对端接口是否也工作在MP方式下。如果两端工作方式不同,LCP协商不成功。
l NCP协商:在LCP协商成功后,根据MP-group接口或指定虚拟接口模板的各项NCP参数(如IP地址等)进行NCP协商,物理接口配置的NCP参数不起作用。
NCP协商通过后,即可建立MP链路。
MP作用
MP的作用主要有:
l 增加带宽,结合DCC(Dial Control Center,拨号控制中心)可以做到动态增加或减小带宽
l 负载分担
l 备份
l 利用分片降低时延
MP能在任何支持PPP封装的接口下工作,如串口、ISDN的BRI/PRI接口等,也包括PPPoX(PPPoE、PPPoA、PPPoFR等)这类虚拟接口,建议用户尽可能将同一类的接口捆绑使用,不要将不同类的接口捆绑使用。
. TAG: MP 简介